热处理炉的鞍座设计和温度控制
1.鞍座设计
热处理的容器有4种不同的直径,若每个容器配4副鞍座,经济上将不合理。鞍座由于要承受巨大的负荷,本身结构坚固.而鞍座吸收的热量属非有效热量,尽量使之降低,所以鞍座的重量也须尽可能降低。
当热处理下同直径容器时.只需重打耐热衬里改变弧度即可二由于容器重量由耐热衬里和保温砖来承担,因而鞍座钢板选用较薄钢板即可。
2.温度控制
为实现对加热速度和温差的控制.将炉膛全部加热元件分成73个加热单元,每一单元采用一个继电器,通过按钮单独操作控制.通过改变加热部位和调整输入功率大小实现温度控制。
开始加热时,可同时开通全部加热单元,实现全功率加热。此时,理论计算加热速度(对80t重工件)为72c/h,但实际上由于自然对流导热较慢,容器内部温升很低,全部热量和温度主要集中在容器外表和外层炉气中,容器内外温差很大,测温系统显示温升速度也远大于理论计算值。为防止产生过大的热应力造成损害,将热功率降低约30%。实际操作中将炉墙加热元件交错开通一半即可,此时功率实为1000-1100kw。
当升温至约200℃时,升温速度接近理论计算值.此时方可全功率加热‘由于热气上浮.热处理炉膛顶部温度将缓慢升高。但只要温差下超过容许范围(120℃),就可将此状态保持到加热温度。
当炉膛顶部达到加热温度时,将炉顶电热元件全部断开。此时,顶部热量一部分继续通过炉衬散入大气一部分通过传导进入容器内部.使得顶部温度有所降低.同时容器下半部分仍在加热,所以炉膛上下温差逐渐趋于一致,当上下温度均接近加热温度且温差小于60℃时,开始保温操作。
保温操作时,将炉顶电热元件全部关断。两侧墙其余电热元件功率减半,炉底仍全功率加热。经过约两个小时的保温,温差始终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小于等于60℃),且炉膛下部温度稍高于上部几十度:缓冷时,将全部加热元件关断,随炉冷却。当容器冷至约350℃时.可打开炉门冷至室温。